【選品推薦】細膩的設計思考,正是STUDIO M'土鍋受歡迎的秘訣!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STUDIO M' 公司到目前為止總共設計了21個系列、62款土鍋!
「不就是土鍋嗎?有必要這麼花力氣?」或許會有人這樣認為。
但正是因為有這樣細膩的思考,每一款STUDIO M'的土鍋才會讓人有越用越愛惜的「革命情感」呢。
STUDIO M'是秉持何種設計原則,製作出如此多樣的土鍋呢?
首先是,根據使用情境與料理型態去考量。
同樣用土鍋,燉煮味噌烏龍麵、雜炊粥、燉湯、涮涮鍋等,料
理方式各不相同;個人用、家族用,人數多寡適用的尺寸自然相異。
STUDIO M' 在設計土鍋前,
都會具體思考是為了何種料理、哪種情境下使用,因此才會孕生這麼多款的產品。
再者,STUDIO M' 的土鍋全都是自家的原創設計。
不只有和風款式,適合西式料理的也十分豐富。
也因為設計都是出於自家手筆,格外講究要跟餐桌上的其他器皿好搭配。
在土鍋的設計中,STUDIO M' 特別注重的部位是把手。
把手猶如是土鍋的五官,是影響外型的關鍵,更是左右機能性的重要部件。
是否容易端握、外型美觀與否,各個系列各有其搭配的講究,再由職人一一親手製作。
那麼,因應不同種類的料理,土鍋各有什麼設計重點呢?
① 煮飯
炊飯鍋的鍋身弧度以及鍋底較為偏圓,有利於滾水帶動米粒對流;
鍋體要夠深,才有空間容納足夠的水量,沸騰時不會外溢;
鍋口要有一圈防外溢的內緣設計。
在Flamme 5合鍋、Bien炊飯鍋(停產)、Braise炊飯鍋身上,都可以看出以上的特色。
② 火鍋、關東煮
因為多是端到餐桌上邊煮邊吃,同時會用卡式瓦斯爐持續加熱,鍋底平坦才穩妥,鍋子口徑要大,才便於下火鍋料。
遠紅外線效果可以在短時間內讓熱力穿透食材,較快煮熟,而陶土的保溫能力,讓熄火後仍能享受熱騰騰的料理。
推薦款式:Buillion鍋、Marnitte鍋、Kamefuku龜福8號鍋。
③ 烤麵包
用瓦斯爐也能烤麵包喔!這時候要挑直筒鍋身或是鍋身比較寬闊的款式。
鍋蓋是設計重點。嚴實的鍋蓋有保溫、保濕的功能,其實是邊蒸邊烤的;
麵包出爐後,一下子吃不完放上幾天,麵包也不會馬上變得乾乾硬硬的。
推薦款式:Albert鍋,Garbure鍋。
④ 無水蒸煮料理
土鍋最適合做無水蒸煮料理了。
鍋子加熱後熄火,光靠餘溫就能讓食材快速煮熟,並且口感柔嫩,引出食材原本的鮮美。
土鍋的遠紅外線效果是其他材質鍋子的三~四倍之多呢。
適合無水蒸煮料理的款式是鍋底平坦、鍋口寬、鍋身相對較淺的Daube 9號鍋、Albert鍋、Bonheur淺鍋。
⑤ 蒸蛋、蒸布丁
善用土鍋的保濕、保溫功能強,可以較低的溫度長時間加熱,讓蒸蛋、蒸布丁的口感更是滑嫩。
推薦款式:Etuvee系列, Marengo鍋,單手雜炊鍋。
⑥ 冷麵、涼麵、素麵
土鍋的造型都頗為顯眼,用來盛盤也十分適合。
土鍋的保冷力也非常好,夏天吃涼麵、冷麵、素麵時,麵條煮好撈起,用冷水洗掉表面的澱粉,
連同冰塊、冰水一起放入土鍋中上桌,麵條會更有嚼勁,冰冰涼涼的更催食慾。
適合的是鍋身較淺的Daube系列、Tegame淺鍋
看了以上介紹,是否對於看似簡單的STUDIO M'土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