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M'料理教室】食慾之秋─土鍋炊飯美味的秘密


時令精華凝聚於一的日式土鍋炊飯

秋天到了,正值各式食材最豐厚美味的時節,甘甜鬆軟的栗子、肉質Q彈飽滿的牡蠣、香氣迷人的蕈菇類,都令人食指大動。

而最能夠品嚐到食物原味的烹調方式便是「炊飯料理」。一鍋到底相當方便,湯汁與精華通通鎖在米飯裡頭,打開鍋蓋便香氣四溢,無論視覺與味覺都是一場美妙的秋之饗宴。

 


為什麼土鍋煮的料理就是比較好吃呢?

蘊含傳統智慧的土鍋有其原理與使用秘訣的,就讓萬用又便利的土鍋陪伴全家度過一個暖呼呼的秋冬吧!

 

酶活化,米飯更香甜

含有許多空氣和間隙的土鍋,導熱率較低、不會突然升至高溫。這時米粒藉由酶的活化,將澱粉分解成糖分,炊飯的時間拉長了,更能催出米飯的甘甜。
 


遠紅外線加熱,激發食材原味

土鍋帶給食物的影響是其它材質鍋具的3至4倍,那是因為遠紅外線能夠直接振動食材的脂肪、蛋白質等,由中心開始往外徹底加熱,進而料理出美味的佳餚。
 


外形圓潤,內鍋緣特別低於鍋身

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讓米飯的蒸氣對流更加順利,也能避免沸騰後溢出的窘境,煮出來的米飯當然特別飽滿美味。
 

 

鍋身把手增加便利性

鍋身兩旁的把手處可放置飯勺,不用再另外準備碗盤盛放,是十分便利聰明的小巧思。
 

 

 

掌握三大重點,土鍋炊飯零失誤

簡單的一碗白米飯,要如何煮的香甜軟Q,可是有著大大的學問!

不妨試試看日本人愛用的土鍋來烹煮白飯,掌握幾個重點,您也可以煮出讓人一口接一口、晶瑩剔透的白米飯。

 

- 洗米泡米是關鍵 -

洗米時不過度搓揉、重壓,只需輕輕攪動,並重複兩三次至洗米水呈淡白色即可。

而接下來的泡米才是重點!充分吸收水份的米,受熱更均勻,顆粒更飽滿唷!

將洗好的米浸泡30分鐘~1小時,等透明的米變白即代表吸飽水分。
 


- 火侯調控「強、弱、強」 -

用布巾蓋住鍋蓋和鍋身的縫隙後,先開大火直到鍋內的水沸騰為止。

水滾了之後,將火調成小火,繼續煮10~12分鐘。為了徹底煮透米芯,最後開大火10秒左右即可。
 


- 燜飯打鬆不能忘 -

關火之後先不要急著打開唷!10~15分鐘的保溫時間能讓米飯更香Q,保溫完成後,打開時請小心別讓蓋子上的水滴掉進飯裡了。

再沿著鍋壁伸入飯勺,用像要把飯撈出的手勢將米飯盛起、稍作攪拌,使多餘的水氣在拌動時蒸散掉,飯會更鬆散好吃。
 


◎ 想瞭解更多土鍋炊飯的詳細步驟,請參考〈土鍋煮飯好簡單!煮出蓬鬆米飯的教學步驟〉。

◎ 文中示範各款土鍋,點選照片即可查看更多商品資訊。

文章分類
9分鐘上菜 土鍋 炊飯 食譜 土鍋料理 陶鍋 砂鍋 料理訣竅 二十四節氣 聖誕派對料理提案 料理影片 Let's Cook Together 日本鄉土料理 義大利麵 果醬 沙拉 沙拉碗 春季料理 春季 馬鈴薯 鯷魚 日式料理 烤箱料理 立春 烤皿 烤盤 干貝 火鍋 單人鍋 1~2人用 小土鍋 焗烤 小寒 蕎麥麵 節氣料理 白蘿蔔 秋冬料理 點心盤 單盤料理 器皿 果盤 湯碗 烤盤料理 大盤 蘋果 寒露 飯糰 花生 糯米 2-3人用 雞肉 味噌 豬肉 菠菜 秋分 秋刀魚 櫛瓜 小缽 淺缽 蓮藕 乳酪 無花果 蕃薯 處暑 白露 羅勒 高台皿 番茄 立秋 淺鍋 茄子 莎莎醬 玉米餅 墨西哥 漬物 方盤 麵缽 涼麵 拌麵 深盤 湯杯 夏季料理 玻璃杯 西瓜 大暑 南瓜 夏日料理 山苦瓜 丼飯 沙丁魚 小暑 小盤 沙拉缽 溫沙拉 涼拌 甜椒 高麗菜 苦瓜 毛豆 麻糬 傳統甜點 冰沙 冰淇淋杯 豬口杯 取皿 甜點 羊羹 紅豆 布丁 葛粉 牛奶 夏至 芒種 茶杯 汽水 冷飲 高湯 青蒜 配菜盤 沙拉盤 義式料理 魚皿 魚料理 漁夫料理 海鮮 燒物皿 竹莢魚 紅蘿蔔 小滿 蘆筍 立夏 蠶豆 穀雨 豌豆 洋蔥 味增湯 水果 優格 小黃瓜 炸物 蛤蜊 春分 清明 中盤 義大利料理 驚蟄 直火可 2020土鍋祭 西班牙料理 派對 可麗餅 三明治 派對料理 Cartoccio 雨水 料理教室 馬克杯 飲品 熱紅酒 菱形盤 橢圓盤 木製品 4-5人用 餐具 筷架 晚餐 湯匙 飯碗 多人 日本傳統紋樣 吉祥寓意 豆皿 耐熱器皿 小皿 陶器 手繪 丼飯碗 微波爐可 烘焙 下午茶 和菓子 多色可選 燉鍋 燉菜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